2018-11-13_青年读书会丨独诵训练:请君为我倾耳听

青年读书会 | 独诵训练:请君为我倾耳听

农历十月初一是个繁忙的日子,大佛寺里整日香客盈满。红尘中人们各有各忙,似乎此日更甚,以致这天晚上的朗诵课,很多学员请假。缺席的多了,反倒给上课的学员更充分的表演机会。今天练习的是独立表演。



在以往的课程中,黄宏彦老师已经详细讲解了朗读的技巧和训练方法以及气息运用、表演仪态、心理调节等等方面的要领,并且对学员进行分组,以小组为单位,让学员们进入实战演练。小组合诵方式,既可以消减学员们因欠缺表演经验而紧张,又可以让每一个学员享有均等的表演机会,使所有人都参与进来,不再作为看客。在经过两三次小组合诵之后,本次课程进入独诵训练阶段。


上次课布置了作业,让学员们各自准备朗诵稿和背景音乐,每人约两分钟的表演时间,导师会在每位学员表演后进行点评。自己选的朗诵稿,自然是自己能体味其内涵并有信心将其演绎好的。今天的课上,有三位学员朗诵了自己的诗作。但是即便那些是从表演者内心流淌出来的文字,要在舞台上将其精神内涵演绎好,却不是自然而然的事,因为舞台演绎与文字演绎是两种不同的符号体系。诗人在案头洒泪挥毫,当他捧起诗卷读给人听时,听者未必动容,因为朗诵的感染力不等于文字的感染力,诗人未必擅于同时驾驭两者。



黄老师在点评时肯定了每位学员的进步,学员们惊叹于老师的记忆力和老师对自己的重视。老师几乎在每位学员的表演中都能挑出咬字不准、气息不匀畅、节奏控制失当等毛病,在点评时老师常常将某些段落重新演绎一遍,以便学员们体会其中的差距。


黄老师指出,在演绎作品前,应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结构,哪些部分是重点要突出,哪些部分是铺垫、是过渡,要有高低起伏的安排。情绪的调度不是靠音量来提拉,要善于从深沉、迟缓、停顿中表达凝重而真挚的情感,也通过这些迟缓和停顿,让观众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入那个情境和消化作品的内容,并作出情绪反应。要学会驾驭舞台,站在舞台上一定要做到“目中无人”,在姿势、神态上,朗诵者要镇得住场:这个舞台是我的,我这里的主导者。相信自己足够了解作品,相信自己足够专业。你必须认识到,这是你的机会,即便你一直以来都不怎么出彩,但是通过今天这个舞台,可以让人们重新认识你的实力,刷新别人的观感,重建你的地位。在演绎作品时,要把注意力关注到作品和场景,关注观众,你自己是当前场景的一部分,你与场景一起脉动。你首先需要调适自己进入沟通传递的状态,让观众能够接收到你所传递的信息,并且对其深信不疑、为其所动。而不是把注意力收拢在自己身上、沉浸在自己的故事中。当朗诵者越是关注自己,他将越发紧张,身体很僵硬或不知所措,放松不下来。朗诵者自己不能放松,他所释放的只会是他的负担,而不是对观众有价值的信息。


在声音的塑造方面,口腔、舌头、嘴唇的运作直接影响声音的塑造,这些部位的运作一定要充分到位,否则就会含混,不能实现字正腔圆。老师建议大家关注新闻播音员播报时的口部动态。除了咬清字头、咬准字腹、咬实字尾,还要串联好词句,使之有韵律感,有美感;通过身体腔体的共鸣,使声音产生张力、穿透力,让声音能立起来,而不是没有情感负载的、散乱的声音符号。


在演绎机会的把控上,不要给自己预留错失的借口,不要提前告诉自己下次会做得更好。你要封死退路,克服情绪,全力做好当下。每一次的表演都要对观众负责,观众没有义务花时间看你练习,你是经过专门训练的,你既然上了台,就必须呈现拿得出手的东西。必须以这种严谨来端正自己表演态度。


在背景音乐的选择上,既要理解朗诵稿的内涵,也要理解音乐的内涵,两者必须匹配。要关注音乐的节奏和段落,使音乐能够起到填充、负载、烘托的作用,而不是一种干扰。朗诵者的任务是将作品带给自己的感动传递给观众,这是最核心的要务,所有的附属品,包括音乐、服装、道具、灯光、姿态神情……观众所能看见听见的每一个元素都应服从于这个主旨。


黄老师鼓励大家积极互动,针对学员的表演提供自己的看法。能形成看法是自己的鉴赏能力和综合素质在提高,能分享自己的看法则是帮助同学进步。同期学习,程度接近,更能从彼此的优劣比较中吸收养分,完善自己。拥有好的学习伙伴,是你走向成功的重要推力。整晚的学习讨论,气氛热烈,学员们在分析彼此不足的同时互相鼓励,老师很赞叹。


朗诵课至今已进入第六个课时,今天也有新成员加入。读书会朗诵班欢迎插班学习,只需要您能真诚地面对作品,真诚地面对观众,真诚地面对自己的内心。




供稿:青年读书会 妙乐

编辑:璎珞

审核:大信法师、明兰法师

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